储能电源研发及制造厂家智慧储能应用方案与系统集成提供商

新闻中心

新型储能如何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4.03.04
信息摘要:
中国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作为电力系统的调节器,在改善新能源系统友好性,加快构建新型…
储能行业发展仍需各界共同参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建议,突破核心材料、高端前沿材料、装备制造工艺整体发展路径等方面的瓶颈难题,并实现产业化。搭建安全完备的标准体系,加快与国际标准接壤。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锚定新技术装备的验证,试错环节加大对试验基地产业孵化平台的支持力度。

“聚焦储能+新模式,服务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面推进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网、生态网、产业网、文化网七网深度融合。系统研究破解制约能源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宋海良提出。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傅振邦建议,加大鼓励新型储能商业化运行的政策力度,建议国家进一步储能定位,加快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储能投资回报和成本疏导机制。进一步完善新型储能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元网协同推进新型储能建设的机制,深化新型储能技术务实合作,为世界储能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胡明建议,进一步加强新型储能发展的规定引领,编制中长期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新型储能不同阶段的发展规模,同时要优化布局。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快技术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加快新型储能标准建设步伐,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提炼,形成一批急需的标准规程规范,让新型储能技术真正做到敢用、能用、用好。
“建议加快长寿命储能电池的研发量产,提高质保的标准。大力推进电网侧共享储能的发展。要明确给容量租赁盈利的空间,加快电力容量市场的建设。加快现货市场的建设,电力市场的改革要密切结合目前新型储能电池设备性能的情况进行开展。”鲁政委提到。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政策建议项目官员冯金磊则表示,首先简化和有效率地审批政策,同时为用户提供低成本融资机会和财政支持,包括出台政府技术和实施标准。在面向未来的储能支持政策框架中,也要关注如何更好地推动循环经济,回收项目也非常重要。

5g基站

全国服务热线

全国服务热线全国服务热线

189-0225-6171

联系方式

  •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189-0225-6171
  • 邮箱:531876487@jxess.com
  •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121号402-15房
版权所有 (c) 2024 吉祥储能